《漫长的余生》:被时光湮没的逆袭人生,一个女奴贵妇的“活着” -



她叫王钟儿,出身官宦之家,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,知书达理,温婉淑雅。24岁时,她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丈夫——也是个小官。然后主持中馈、奉亲抚幼,一如那个时代的中产女子一样,过着她辛苦琐碎、却也波澜不惊的日子。

如果没有意外,她将如此过完她的一生。

除了来往的亲朋好友,没有多少人认识她、知道她。

无奈,在这个分裂动乱的南北朝时代,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,普通人更命如蝼蚁、卑微如尘,便是她这样的中产阶层也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卷入历史的惊涛骇浪中,至于能否侥幸逃生,全凭运气。

王钟儿所在的淮西,那时正是北朝的北魏和南朝的刘宋激烈争夺的地区,双方在这里你来我往、反复拉锯。在一次叛乱中,王钟儿与众多平民被北魏军俘虏,成为任人宰割的战俘,被押送北魏都城平城。

这一年,她正好30岁。



也许因为不再年轻貌美,所以没被男人觊觎;也许因为随身以具的文化气质,也许就是谋个权贵随手一指,王钟儿被送入北魏皇宫中,成为宫女——奚官女奴

从中原官宦女子到异族奴隶,此时的王钟儿,别说尊严体面,就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了。

在阴冷的平城皇宫里,在漫长的岁月中,王钟儿更换了好几个主人。

她先是服侍一位前朝的斛律昭仪,后来又服侍皇帝拓跋宏(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孝文帝)的妃子高照容。

幸运的是,汉族女奴王钟儿与两位鲜卑族的女主人都相处极好,尤其是与高照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高照容先后生下的两儿一女,都是王钟儿照顾抚育的。她们的关系,有点像《甄嬛传》中,甄嬛与崔槿汐的关系与情义。



高照容的儿子叫元恪,是拓跋宏的二儿子,既非长子又是庶子,原本不被关注。但在元恪14岁那年,太子被废,他意外成为太子。

可惜,母子还没欢喜多久,高照容就被神秘害死。也许是为了躲过株连,王钟儿主动请求出家为尼,法号“慈庆”,胆战心惊地活着。

三年后,元恪成为北魏皇帝,王钟儿不仅彻底摆脱了死亡的危险,还成为了北魏宫中备受新皇信任、德高望重的老尼——最爱的母亲已死,王钟儿就是他最亲近的长辈。

谁能想到,一个被战争掳掠来的卑微女奴,在北魏深宫度过寂寞惊恐的30年后,竟然逆袭成了王朝最高贵的女子之一。

真是白云苍狗,命运莫测啊!



再后来,王钟儿又守护元恪的儿子元诩,直到他6岁时登基为帝。

北魏正光五年(公元524年)五月,王钟儿病重,元诩亲自探望,从早守到晚;王钟儿去世后,皇帝无比悲伤,给予她高规格的葬礼,派人为她写下墓志铭,将之葬入洛阳北邙山中。

这一年,她86岁。

曾经,我时常在史书和诗词中读到,当异族入侵之时,家国蒙难之际,多少贞洁烈女或者慷慨自尽,或者被掠后不耐风霜折磨,早早红颜凋零。浑然不知,还有更多苟且偷生的女子,她们在异国他乡,便使为奴为婢,也依旧能顽强而坚韧地“活着”,度过她们“漫长的余生”。



如王钟儿这般,不仅躲过了北魏皇室的一次又一次的阴谋、政变、流血和杀戮(她服侍过的斛律昭仪、高照容、元恪都早早死去),更因缘际会,一路逆袭成为“历奉五朝,崇重三帝”的德高望重的老尼。

只可惜,北魏王朝很快灭亡,无数王公贵族人头落地。时代血腥而残酷,而鲜卑民族也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,再也无人记得、无人知晓,一个汉族女子在北魏王朝的逆袭人生

她被遗忘在洛阳的北邙山中。

直到一千年后,她的墓志偶然出土,从斑驳的石碑上,我们才读到了她的一生。



历史学家罗新的这部《漫长的余生——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》,便是以王钟儿为视角,讲述五十余年北魏宫廷与朝堂的风云历史,再现那个时代中贵族与普通人的传奇。

当然,这本书中,属于王钟儿的故事并不多,实在因为她的墓志只有短短的600多字,无法提供更丰富的细节和信息。而她漫长的余生,都被裹挟在历史大人物的生死纠缠中,随波逐流,跌宕浮沉。

读完这部《漫长的余生》,满心沧桑与感慨。

茫茫历史的风尘之下,曾有过多少鲜活的青春与生命,她们爱过恨过,挣扎过苟且过,有人死去,有人活着,有人精彩,有人寂寞。

而岁月滔滔向前,生死荣辱倏忽而过,时光的风沙湮没了她们的故事,能不能被人知晓,都是偶然......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